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動音樂類專業高質量發展,6月5日至9日,由教育部音樂與舞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音樂學院承辦的“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體系全國研讨會暨第二屆全國音樂教育專業建設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我校科研處副處長馮子勤、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長曾誠和副教授張小梅受邀赴京參加了此次會議。 我院張小梅老師參與了《中國音樂大典》之《民歌與戲曲》課程教材的寫作并在本次大會“民歌與戲曲”分會場做主題發言。她以《互動·多元:中越京族民歌傳承的功能探究》為主題介紹了研究曆程、方法等,闡述了中越京族民歌能得以傳承延續的諸多因素與功能,分享了将民歌實踐于課堂教學、課題研究、創新于舞台表演等教研工作思路,倡導仍需深耕音樂教育攜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内涵與外延。現場展示了京族民歌《過橋風吹》,并邀請國家非遺項目傳承人蘇海珍老師動情地彈唱了這首原生民歌,通過不同版本演唱,讓現場專家、老師直觀體驗民族音樂文化的變遷,體現了研究者和當地表演藝術家深度合作,為音樂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持續努力,受到現場學者“講的精彩,做的紮實,唱的有情”的好評。 本次大會是全國範圍内的高規格、大規模、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研讨會,我院師生在大會上的精彩表現充分體現了我校音樂教育研究與民族音樂研究的發展新動向、活躍了學術氛圍。同時,也加強了我校與國内其他音樂院校、師範院校及綜合大學在音樂教育專業建設方面的學術交流,共同為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新時代的民族文化傳承積極貢獻力量。
學院院長曾誠、副教授張小梅應邀參加會議

張小梅老師進行主題發言

張小梅老師與國家非遺項目傳承人蘇海珍老師
現場展示京族民歌

研讨會合影留念
審核:李志雄
文字:張小梅
圖片:張小梅、參會學者拍攝提供
編輯:劉思蔓、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