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我院教師應邀參加“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九屆年會”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發展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九屆年會”在風景秀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隆重召開,旨在深入貫徹國家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以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本次盛會由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與延邊大學聯合主辦,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承辦,并得到了中國朝鮮族音樂研究會的支持。來自全國各地109位傑出學者彙聚一堂,共同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與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發展的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讨,并觀摩了延邊大學藝術學院民族藝術教學成果展示。我院戴麗霞教授、周國文副教授和張小梅副教授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戴麗霞教授和張小梅副教授在分論壇上作了發言。
戴麗霞教授的發言主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音樂創作研究—以廣西壯、苗民族音樂元素“雙創”為例》,她闡述了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在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廣西壯族、苗族音樂元素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運用”的分析,探讨了“銅鼓音樂元素的創新運用”及壯族與苗族音樂元素的交融,提出了她對于增強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張小梅副教授圍繞《基于互文性理論的京族民歌傳承功能研究》,分享了京族這一海洋民族的民歌研究。她在發言中表示,京族民歌作為中越兩國的跨界民族音樂文化,發揮着重要的文化交流功能。她通過文獻分析與實地調研,探讨了京族民歌在語篇、人際、審美和社會文化功能及其在民族音樂教育上的重要性,強調了保護與振興地方音樂傳統的必要性,以及在傳統與現代交融中的穩定性和适應性,為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視角。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主管單位為民政部和文化部。在民族音樂研究領域享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我校教師在大會的積極表現為中國民族音樂傳承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現了學術風采,提升了我院在業内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強了我院與其他同類院校的聯系交流。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戴麗霞教授 發言中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張小梅副教授 發言中
現場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文字:張小梅
圖片:楚卓、戴麗霞、秦國韬
編輯:馬子涵
一審一校:張小梅
二審二校:黃廣鳳
三審三校:蘇敬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