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理論系

魏石成(副教授)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5-08-30 16:30:08 浏覽次數: 【字體:

3d99caaaa6844ec888f8c65d48c94d68.jpg

個人簡介

魏石成,湖南人,副教授。2006年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任教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至今。2013-2014年訪學南京藝術學院,2015-2016年訪學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音樂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主講課程:研究生《音樂美學》、《音樂學論文寫作》、《中外音樂教育史》,本科生《音樂教育學》、《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畢業論文寫作指導》《教師教學技能訓練》、《現代音樂教育技術應用》、《音樂英語》等。

 

主要學術成果:

論文《樂教祛魅》發表于國家核刊CSSCI《人民音樂》2014年11月

論文《樂教正義》發表于國家核刊CSSCI《中國音樂》2012年10月

《樂辨》發表于國家核刊CSSCI核刊《藝術探索》2012年6月

《對音樂新課标的反思——從教育界“王鐘之争”談起》 2009年6月發表于國家核刊CSSCI核刊《藝術探索》

《自古傳法,氣如懸絲--不宜誇大口傳心授在民族音樂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國家核刊CSSCI核刊《藝術探索》

《研究生〈音樂美學〉課程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2012年6月發表于省級核刊《藝海》

《本土民歌的現代傳承之思考》2011年6月發表于省級核刊《音樂教育與創作》

《論兒童音樂學習的關鍵期》2010年6月發表于省級核刊《音樂教育與創作》

《論電子琴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2007年12月發表于論文集《音樂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


主要科研:

2017年作為編委參與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97ZA01)子課題:《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廣西卷)》

2017年排名第二參與《壯族天琴藝術的人文闡釋》(2017KY0445)已結題。

2015年主持本校《高師音教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行動研究》(2015JGY90)已結題。

2013年參與新世紀廣西教改課題《新課标下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實踐》(2013JGB180),2015年結題。

2010年主持本校教改課題《研究生音樂美學教學模式探索》2013年結題。

2009年作為的第二負責人參與國家西部課題《廣西民歌傳承人保護機制與方法研究》(09ED095)子課題《廣西民歌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的個案研究》 ,2012年已結題。

2009年參與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項課題《高師聲樂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廣西本土民歌的課堂引入》(2009A020),2013年結題。

2007年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當代學校美育發展研究》(FLB060425),2009年結題獲得總課題組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5年參加導師楊通八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教委立項項目《中國樂器數字博物館》建設

 

主要獲獎情況:

近年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展示、廣西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展示、廣西自治區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大賽、廣西自治區師範生信息技術應用大賽,頻頻獲得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本人則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2007年作為第一作者《聲有哀樂論——九難嵇康》獲得北京市教委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教育科學論文一等獎;

2010年作為第一作者《論二度創作的“度”》獲得北京市教委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教育科學論文三等獎;

多次被評為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2010年所帶班級被評為廣西自治區優秀班級。多次獲得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科研創作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