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成功舉辦《當代語境中民間音樂的文化價值》學術講座
2020—2021學年上學期期末,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主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音樂理論教育系承辦的周國文副教授講座《當代語境中民間音樂的文化價值——以廣西民間音樂為例》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相思湖校區人文樓學術報告廳舉辦。
周國文副教授講解
講座中,周國文老師對廣西民間音樂的主要類型、民間音樂的文化價值、“我”應該做什麼和“我”可以怎麼做四個方面進行講解。首先,周老師從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引入,對廣西民族構成給予簡要介紹,随後徐徐進入主題。
第一部分,周老師對廣西民間音樂的民間歌曲、曲藝音樂、戲曲音樂、民族樂器與器樂和民間歌舞音樂五大類别作簡要概述。關于民間歌曲部分,周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他在采風過程中收集的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二聲部民歌、單聲部民歌,使我們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在曲藝音樂部分,周老師介紹廣西文場、廣西魚鼓、零零落、壯族末倫、侗族琵琶歌等漢族、壯族、侗族諸民族代表性曲種的特征、分布及現存狀況;關于戲曲音樂方面,廣西的代表性劇種有桂劇、彩調劇、邕劇、粵劇、壯劇(分南路壯劇和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侗戲等等;在民族樂器與器樂方面,周老師着重介紹了壯族的馬骨胡和壯族八音,并播放相關視頻,使我們對此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民間歌舞音樂方面,周老師介紹了廣西比較有特色的壯族扁擔舞、侗族踩堂、彜族弦子舞等。
第二部分民間音樂的文化價值。在這裡,周老師重點剖析民間音樂在當代語境中最為凸顯的三個方面的價值: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歌養心,飯養身。”侗族這句歌詞道出民間音樂之于老百姓的真切價值;身份認同的重要标識——民間音樂,尤其是民歌,就像語言、服飾等文化标識要素一樣,是一個民族/支系身份認同的重要标識之一;“文化自信”的基石之一——民間音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文化自信”的動力和來源之一。
關于“我”應該做什麼,周老師倡議:1、調整觀念:我們自己的民間音樂,我們不認為她們優秀,等誰來認為她們優秀?——認為自己的民間音樂就是優秀的音樂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2、從我做起:我們自己的民間音樂,我們不去傳承,不去發展,不去弘揚,等誰來為我們傳承?——主動傳承自己的民間音樂文化,是實踐“文化自信”的具體行動。3、堅持不懈:把自己的民間音樂文化作為“一項永不落幕的文化工程”去堅守,是對“文化自信”的強力支撐,是讓我們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永遠屹立于世界音樂文化之林的保障。
關于“我”可以怎麼做,周老師建議:1、學會我們自己的一些民間音樂:一首民間歌曲/一件民間樂器/幾段民間舞蹈/一種民族戲曲……2、把自己的民間音樂融入學校音樂教育:未來幾年,當我們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中小學音樂教師之後,一定要這麼做,把本土音樂融入課堂教學、開展音樂活動。3、用“我”的行動感染他人,帶動他人:以“傳承民間音樂文化,‘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身體力行,堅持踐行“民間音樂進校園”的理念,以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的人。
在講座的提問交流環節,有學生就到底是“重視西方音樂”還是重視“中國傳統音樂”進行了提問,周老師對此進行了解答,認為我們應當“中西并重”:既要借鑒西方的音樂理論和技術來研究我國的音樂文化,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作品;也要注重我國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原生性”和“持續性”,充分發揮我國民族音樂理論體系,在理論研究、音樂創作、演唱技法,乃至教學教法諸領域,都建構起一套原則、理論和方法,進而成就氣勢宏大的“中國樂派”。
謝斌院長總結發言
最後,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謝斌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本次講座對民間音樂文化價值的剖析富有見地,在如何重新認識民間音樂的珍貴價值,如何讓民間音樂走進校園等方面,都具有啟發性意義,一定能讓同學們從中獲得學業和事業發展的某些啟發。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踐和運用,希望同學們通過講座收獲知識,啟迪思路,引發思考,學以緻用,以便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
合影留念
審核:趙宇
文字:陳雨江
圖片:音樂理論教育系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