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最美中國節】牛牪犇!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與全體師生喜迎新春!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2-11 13:54:49 浏覽次數: 【字體:

079429a9ac744490b9b3663efda05f22.png

新年的鐘聲即将敲響,

來自全國各地的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子

向全體師生拜年,

祝願大家牛年行好運,萬事遂心願!

c7278360f1824f4bb8c7d5cabe206ff3.png

    除夕,又被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時間為每年的農曆二十九或是三十日,在中國,是阖家團圓、辭舊迎新的重要時刻。王安石曾有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臨近除夕,再遠的遊子,即便無法歸家,也都會有濃烈的思鄉之情。途中的旅客,即便前途坎坷,也都會有如歸心似箭。親情的召喚,愛情的陪伴,友情的挂念,都會令這場盛大的歡愉,在溫暖的除夕夜裡,傾心相聚。伴着陣陣爆竹的聲響,迎接新一年的福氣,與安康。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關除夕的一些習俗。

8dfcd9b74a4e4f15ba1b2f3fd38e2567.png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大家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古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隻、人鬼三類,他們認為祖先雖然過世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在曆史演變進程中,很多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 嶺南一帶重視傳統習俗,祭祖習俗至今仍盛行。中國數千年來承襲了祭祖的傳統,其中至為重要的一種,便是飲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


b444ab80480f4e0a860fadb0bdf1a3ba.png

踩歲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内将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将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c5e08c3714e746e7a17947dcadca697a.png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于開元十一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adcaec02a4f4406ebe21b177672037d6.png

守歲



    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歲,民俗活動主要表現為點歲火、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也有部分地區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稱為守歲,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在除夕這個特殊的節日裡

還有不少的好詩好句呢~


《守歲》

(宋) 蘇轼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绮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金鼠辭舊歲,金牛報春時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祝各位老師同學們

新年快樂,萬事順意!




    審核:黃廣鳳
    編輯:職茵
    視頻剪輯:顧興騰
    來源:網絡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