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開天辟地一聲雷
公元1921年,是中國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年份。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社會的面貌,由此煥然一新。
中國共産黨在1921年的成立絕不是偶然的。在中國共産黨成立99周年之際,我們回顧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必須把視野放到更長遠的曆史中去,透過風雲變幻和波瀾壯闊,看清曆史的趨勢,明晰曆史的必然。
1840年,一個民族屈辱記憶深刻的年份,被稱為西方頭号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對遠在萬裡之遙的中國發動了侵略戰争,史稱鴉片戰争。這場戰争改變了中國的地位和社會性質,使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因而成為曆史的轉折點,也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從1840年到1905年的65年中,中國的上空一直籠罩着西方列強侵略戰争的硝煙。比較大的戰争有:1840年到1842年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争,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争,1884年到1885年法國侵略中國的戰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争,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争等。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列強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與侵略戰争始終緊密相伴的,是妥協和退讓,是割地和賠款。 在國内,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對農民的剝削依然占據主要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近代中國革命理所當然面臨兩大根本任務:反對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推翻他們對中國的統治;反對封建主義,推翻他們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統治。 事實上,在外國資本—帝國主義侵掠攫奪和封建主義剝削壓迫的同時,中國人民的反抗和革命鬥争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三元裡抗英、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風起雲湧。同時一批先進中國人率先醒悟,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驅者,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等主張;也産生了一批主張改良革新者,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掀起變法維新運動。

02
然而,風起雲湧的起義也好,視死如歸的維新也罷,終究歸于失敗。 随着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也随着民族資産階級的逐漸發展,還随着資産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的失敗,一個可由“偉大”來稱譽的人物登上中國曆史舞台,他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族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 1894年,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第一次響亮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号。1905年,他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是中國國民黨的前身,具有資産階級革命的政黨性質。 1911年,舊曆辛亥年。經過醞釀、準備以及零星般起義的失敗,進入10月,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火山噴發般地爆發了。 這場由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主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它推翻了屈服于帝國主義的清王朝的統治,它結束了在中國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它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社會變革;它促進了中國人民思想上的大解放。 毛澤東給予辛亥革命這樣的評價:“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以孫中山先生開始的。”

孫中山先生
03
這是一場偉大的革命,是一場成功的革命,也是一場失敗的革命,但是歸根結底,終究還是失敗了。 黨史教科書對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了總結。比如,缺少明确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沒有廣泛發動人民大衆;沒有形成能夠領導革命的先進的、堅強有力的政黨,等等。 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資産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産。中國由此進入黑暗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陷入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的局面。其間還導演出複辟帝制的鬧劇、醜劇。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新的發展,而與此相聯系,中國共産黨創建的最重要的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進一步壯大起來。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産業工人達到了200萬人左右,日益成為一支重要的新興社會力量。而中國的無産階級,除産業工人這一主體外,還包括與産業工人處于同等或類似地位、靠出賣勞動力生活的各類非産業工人,其總數最多時達到4000萬人。他們同各國無産階級一樣,不占有任何生産資料,又同先進生産方式相聯系,因而是最革命、最先進的階級。 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使人們再次發出了中國走什麼路、中國的出路在哪裡的疑問。 失敗使人反思,黑暗促人警醒。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難以救中國,必須先有文化的覺醒和思想的啟蒙,必須改造“國民性”以求得“思想的解放”。于是,一場對中國曆史影響深刻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的革命風暴即将到來的預兆和前奏。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社會主義革命。随後,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 十月革命不僅讓中國人民看到了社會主義是如何變成活生生現實的,更重要的是,還給中國送來了指路明燈——馬克思主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從此,馬克思這個19世紀西方人的名字,在中國先進分子中越來越深入人心,他的思想的光亮,讓人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了中國革命的方向、前進的道路。 第一個高高舉起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旗幟的是李大钊。從1918年7月開始,李大钊先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世界革命的先聲”,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他充滿信心地預言:“試看将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俄國十月革命
04
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在五四運動中,一個重要的事實發生了: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運動的中心在由北京轉向上海的同時,運動的主體也逐漸由學生轉向工人。它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範圍,成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産階級和資産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衆運動;它帶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即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啟發了廣大人民群衆的覺悟,促進了革命力量的團結。 走在最前列的,依然是李大钊。1919年9月、11月,他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肯定馬克思主義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對馬克思主義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 當然,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以胡适為代表的一部分資産階級知識分子,不願看到新文化運動發展為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運動,否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适用性,頑固堅持資産階級改良主義立場。1919年7月,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放肆嘲諷“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聲機都能做的事”。 針對胡适的觀點,李大钊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駁,1919年8月他撰寫《再論問題與主義》一文,鮮明地指出,社會主義是時代的旗幟,宣傳主義與研究問題是交相為用、并行不悖的。一方面,研究問題必須有主義所指導。另一方面,“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麼可以把他的理想盡量應用于環繞着他的實境”。而“我們隻要把這個那個的主義,拿來做工具,用以為實際的運動,他會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生一種适應環境的變化”。 實際上,在這裡,李大钊不僅是在有力批駁胡适,也是初步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并在結合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思想。 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工人階級的崛起,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信仰馬克思主義隊伍的形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五四運動,标志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五四運動
05
建立新的革命政黨來領導中國人民的革命鬥争,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必然結果,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們是把1921年7月作為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的月份,但實際上,共産黨的建黨活動和建黨工作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了。 最早醞釀建黨的是李大钊和陳獨秀。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學組織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同年5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由于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工作是在秘密情況下進行的,所以黨的一大召開之前,黨的早期組織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有的稱“共産黨支部”,有的稱“共産黨小組”,有的就直接稱作“共産黨”。 那麼,早期黨組織成立後,做了哪些工作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有組織有計劃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新青年》成為上海共産黨組織的機關刊物,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11月,又創辦半公開的《共産黨》半月刊,介紹共産黨的基本知識以及共産國際和各國共産黨的狀況等。其他地方的黨組織也利用公開發行的報刊宣傳馬克思主義。上海、北京的早期共産黨組織還進行了馬克思主義著作的譯介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陳望道翻譯了《共産黨宣言》,并于1920年8月出版。
二是批評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随着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日益擴大,一些打着社會主義實非社會主義的思想派别紛紛宣揚自己的主張,混淆視聽,主要有基爾特社會主義,即打着社會主義旗号的資産階級改良主義;在當時流行的各派社會主義思潮中,無政府主義曾一度占有優勢;此外,以第二國際為代表的修正主義也有一定市場。針對這些錯誤思潮,共産黨早期組織的成員與之展開論戰,進行堅決鬥争,并在論戰和鬥争中,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
三是開展對工人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各地陸續創辦了一批工人刊物,如北京的《勞動音》、上海的《勞動界》和廣州的《勞動者》;還通過創辦工人夜校、補習學校、識字班等,從提高工人文化程度入手進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普及和宣傳。組織起來力量大。1920年11月21日,上海機器工會成立,這是在共産黨早期組織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工會組織,當時近1000人參加了成立大會。
四是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為了團結教育革命青年,1920年8月,上海共産黨組織領導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向全國各地的共産主義者發出青年團章程,要求建立團組織。11月,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随後,武漢、長沙、天津、廣州等地都建立了青年團組織。

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
0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而一個政黨的誕生,又何嘗不是曆史前進的邏輯的結果,何嘗不是時代發展的潮流的必然。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和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工人群衆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逐漸提高階級覺悟,也湧現出一批具有共産主義思想、能夠正式建立和領導一個政黨的先進分子。這一切充分說明,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3月,李大钊撰文公開呼籲創建工人階級政黨:“中國現在既無一個真能表現民衆勢力的團體,C派(共産主義派)的朋友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并注意促進其分子之團體的訓練,那麼,中國徹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 6月,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和共産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克爾斯基先後到達上海,與上海的黨組織成員建立了聯系,建議及時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對外宣告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經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随即寫信通知各地黨組織,各派兩名代表到上海出席會議。代表大會原定于6月20日召開,直到7月23日代表們才在上海聚齊。遺憾的是,陳獨秀、李大钊均因故未能出席會議。 當天晚上,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正式開幕了。現在上海市興業路76号,就是當時一大的會址,當時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各地黨組織派出的13名代表出席會議。共産國際代表馬林首先緻辭,對中國共産黨成立表示祝賀。第二天,各地代表分别報告本地區黨、團組織情況。25日和26日休會兩天,起草供會議讨論的黨綱和工作計劃。27日、28日和29日,連續三天舉行三次會議,對黨的綱領和決議進行了詳盡的讨論。30日晚,因一名神秘男子的突然闖入而終止會議,代表們分批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繼續進行。嘉興南湖,由此成為中國共産黨揚帆起航的聖地。“紅船精神”也成為共産黨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标識。 黨的一大确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産黨”,通過了黨的綱領。黨的綱領表明,中國共産黨從建黨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産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标。 中國共産黨的正式成立大會,是在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舉行的,除了一度遭到暗探的騷擾外,在社會上并沒有引起多大注意,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實際上這是開天辟地一聲雷。響雷過後,革命的火種已然點燃,中國的沉沉黑夜開始漸漸露出曙光。28年後,一個光明的新中國誕生了。

中共一大中國共産黨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