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教育】民族團結你我共創 美好家園大家共享
1、民族的意義:
民族是指人們在曆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的共同體。
我國是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攜手向前、和衷共濟,從容應對并經受住了國際國内各種挑戰和壓力的考驗,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日益鞏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黨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是什麼:
(1)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大力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
(4)積極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
(5)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促進各民族的全面進步。
(6)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7)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8)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
3、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意義何在:
民族團結,是中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民族團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義。
(1)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的重要保證
(2)民族團結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
(3)民族團結是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重要保障
4、民族團結基本知識:
1、民族團結“四個認同”: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2、“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
3、如何自覺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建設者、促進者: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自覺加強學習,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論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基本知識。
審核:黃廣鳳
編輯:杜思雨
來源:網絡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