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冬至】“今年初盡處,明日未來時”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内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01 冬至節氣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02 冬至三候
中國古人将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麋角解
水泉動
03 冬至節氣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至是嚴冬季節,人們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經過數千年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傳統,諸如馄饨、餃子、湯圓、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為冬至節令食品。而伴随着冬至食俗,還有很多漢族民間傳說。
終審:黃廣鳳
初審:趙海生
圖文:網絡
編輯:陳梓峰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