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2020屆歌舞表演專業畢業展演
歌舞表演專業
“充分利用地域地緣優勢和民族文化藝術資源,培養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國際性藝術人才”鮮明的辦學特色,确立以聲樂教學和舞蹈教學為核心,以歌舞表演教學和歌舞創編教學為兩翼,培育能歌善舞、演編兼備的創新應用型歌舞表演人才,凸顯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020屆歌舞表演專業畢業展演
2020屆歌舞表演專業畢業生的畢業展演,體現了學生大學四年的學習成果和專業水平,也體現了學院培養能歌善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藝術教育和表演人才的教育理念。
奏唱青春的樂章,
舞出青春的精彩。
打開記憶的長卷,
走進美好的芳華。
一起來欣賞舞台上精彩瞬間吧~
課堂展示: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台上每一個動作都是經過無數次洗禮、無數的汗水凝結而成,課堂展示便是他們四年舞蹈學習的總結。
女子歌舞表演唱《木葉吹呀吹》:"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别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苗族少女們用木葉吹奏出來的音樂傳遞愛慕與追求,以歌傳情,表現苗族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真誠憧憬。
歌舞表演《打銀鎖》:通過土家族少女們與小銀匠們在打制銀鎖過程中風趣活潑的對歌,展示了新一代苗族青年繼承民間工藝,傳承匠心,用勤勞的雙手改變山村面貌的情景。
藏族群舞《天浴》:講述一群身姿曼妙的藏族女子随波起舞,“天浴”是藏族的一種民間習俗,将藏族的一個民間習俗用舞蹈表現得美輪美奂。
歌舞原創音樂劇《雷祭》:講述了古代的雷州半島被認為是蠻荒瘴疫之地,赤地千裡之鄉。為了生存,雷州半島的先民們求雷、盼雷,因為有雷才有雨,響雷兆豐年。為使雷聲長鳴,先民們抱着一個良好的願望,将人間最好的鼓送給天神。
蒙族群舞《最後的牧歌》:一群熱愛家鄉的蒙族兒女因為家鄉環境遭到破壞隻能無奈的離開家鄉,在離開途中表現出對家鄉的美好與不舍,雖然心中充滿熱愛,但面對現實的處境,卻無力改變而選擇離開家鄉尋找新的家園。表現了蒙族兒女對家鄉的熱愛和美好的向往。
男生情景表演唱《人民的信仰》:通過唱跳加表演的形式,表現一群消防員不顧自己的安危,維護人民安穩幸福的生活,以此緻敬3.14涼山救火英雄以及所有用生命守護人間安甯的消防戰士,緻敬英雄。
情景表演唱《曙色》:歌曲與現代舞結合,幾十個戰士堆積成一道堤壩,橫貫舞台前區,呈現出一幅中國戰士頑強奮起、用人牆築起複興之路的歌舞畫面。
歌舞表演《在梅邊》:以昆曲《牡丹亭》為創作背景,将優美的昆曲唱腔與西式R&B唱腔和Rap元素完美融合,在動感的現代流行元素映襯下,國粹昆曲别有一番風味。
歌舞表演《逆行的背影》:歲末年初,我們遭遇了一場戰役,一場與病毒抗争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白衣天使化身英雄逆行而上,護佑天下。他們的笑容在疫情中綻放,他們的背影在疫情中升華。同學們将現代舞與演唱相結合,講述了英雄背後的故事,向抗疫一線的逆行者緻敬。
女子歌舞表演《芒種》:用一首抖音爆紅歌曲演繹包含中國古典風元素的女子唱跳組合,前半段将音樂中加入電音元素做成Remix版,展現出女孩子帥氣性感的一面,後半段加入中國風道具—團扇,氣質十足,妩媚動人。
女子群舞《永不消逝的電波—漁光曲》:弄堂裡起舞,市井優雅,唯美詩意,選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片段,描述抗戰時期上海女人的生活故事。
情景劇歌舞表演《源》:原創唱跳形式歌舞作品。作品是以現代舞配合音樂結合舞美做調動隊形給觀衆視覺的沖擊,在每個不同的情景下利用肢體動作和表演唱表達内心的情感,讓觀衆明白我們節目愛護地球的主題,在原歌曲改編後利用弦樂跟電子樂以說唱表演方式呈現把作品的高潮推進。
原創歌舞情景劇《芳華》:通過這個音樂劇來反映畢業生大學四年美好的廣藝時光,我們從中國各地相聚廣藝,從相遇、相識再到相知,從互相的禮貌到談笑風生再到無話不說,在這其中,我們有歡笑、有煩惱、有汗水、有收獲,更重要的是伴随我們一路走來的還有成長。畢業之際,即将踏入社會的我們同樣的也要擁有憧憬和未來。
歡笑與淚水見證了我們的成長
記憶伴随歌聲
喚醒了心底屬于校園最美的收藏
感動與懷念
是我們曾經的天真疏朗,自信飛揚
青春的旋律再次奏響
讓我們乘風破浪,勇敢闖蕩
讓青春溫暖啟航!
審核:謝斌
初核:趙宇、路明
圖片:李勇、覃貝貝、梁人友、陶源、職茵、李丹陽
編輯:梁正萍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