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張小梅副教授《詩外功夫·點墨傾情——音樂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學術講座順利舉辦
2021年12月28日上午9時,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主辦,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理論及舞蹈教工黨支部承辦的“建黨百年學術巡禮”講座+公開課之二《詩外功夫·點墨傾情—音樂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在南湖校區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場講座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張小梅副教授擔任主講人,采用“學術講座+公開課堂”的創新講座模式。
第一部分 學術講座
第二部分 公開課暨2021級研究生結課彙報
首先,張老師對“詩外功夫·點墨傾情”進行解題,告誡大家做學問要不斷努力、勤學好問、躬身實踐,每一篇論文都要飽含責任與認知,以能夠感動自己與他人的靈魂為目标,對他人的科研成果要保存敬畏之情;對自己的論文更要堅持獨創、保證質量、流傳後世,此亦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品格。
随後張老師将理論與案例相結合,分别從音樂研究方法、學術(畢業)論文寫作流程、文獻檢索、和學術(畢業)論文寫作技法四個部分來解讀音樂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在音樂研究方法中,張老師提出作為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備的兩個品格,即創造性智慧(creative intelligence)和思想(idea)。張老師與同學們一起辨析了方法與方法論的區别,并詳細介紹了在論文寫作中常用的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音樂分析法5種研究方法。
在學術(畢業)論文寫作流程中,老師用“起承轉合”來形容論文寫作的四個步驟。首先“起”,包括文獻閱讀和調查研究兩項内容;“承”,即選題與開題報告;“轉”為研究方法、實驗手段、理論分析和資料核對;“合”,即文字總結、進度計劃、預期目的以及措施。
在文獻檢索部分,張老師詳盡地整理了國内外全文數據庫與各位同學分享,其中不僅包含我們常用的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九大音樂學院的學報,還包含許多信息技術賦能下的文獻數據庫,如數字化校園、超星學術、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Journals、荷蘭權威學術期刊Elevier(多科型數據庫)等,為論文寫作中的文獻研究工作打下紮實基礎。
在學術(畢業)論文寫作技法的講解中,張老師分别從選題、開題報告(課題申報)、中期檢查成果、注意附屬、畢業答辯來展開。開題報告的基本框架包括選題依據與意義、國内外研究現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進度、研究方案可行性、創新之處、預期成果、主要參考文獻九部分,每一部分張老師都詳細講解了其中的寫作方法與規範。
最後,小梅老師溫暖地激勵大家:“以開放的研究方法、開闊的研究格局以及溫暖的情懷去進行學術研究,讓我們貼近多元音樂文化,并結合多學科的認知以謀求跨學科的協同發展。”同時呼籲“人應詩意地栖居在論文裡”,作為本次講座第一部分的結語與大家的共勉。
公開課部分,八個小組依次從讀書筆記、論文寫作、文獻檢索、開題報告、研究方法、多元教學法、廣藝研55号文件、課堂筆記延展八個方面進行結課彙報。張老師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公開課方式呈現,将講座後半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彙報分享中互相交流學習,彼此成就。
此次彙報形式多種多樣,如教學成果展示、學習心得體會,互動提問、實踐教學案例分享。講座現場的台上下師生交流,學術氛圍飽滿。彙報的同學們紛紛對小梅老師表達了感激之情,感恩老師不僅“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彙報的每個組都很精彩有其深度,也凝聚着小梅老師對學生和學術都非常的尊重、認真、負責,将溫暖和愛傳遞給同學們。正如“作文先做人”“小女子,大情懷,男子漢,更是胸懷大氣”,小梅老師的真誠相伴成長,深夜還在指導交流,都深深印刻在同學們腦海中。公開課充分展現了2021級研究生們努力的精神風貌、學術嚴謹、寬容氣度,傳遞了廣藝音教人真誠友愛、積極奮進、立德樹人的正能量。
結課彙報1讀書筆記 :李珂慧、李佳霖、龔含梅、方璟璇、韓欽宇、孫耀煜(鋼琴1組)
結課彙報2論文寫作:顔路棋、陳明慧、劉紫淩、郭露沁、王深銘、周钰程(鋼琴2組)
結課彙報3文獻檢索:劉耿光、侯英楠、李夏琳、張瑩瑩、李詩潔、張雲端、伍錫典、付秀廷、韋建園(聲樂1組)
結課彙報4開題報告:陳穎、司徒宇成、張愛鄰、劉藝琳、秦國韬(音樂教育理論組)
結課彙報5研究方法:羅淑雯、黃順國、劉一臻、李韻琪(視唱練耳1組)、盧思桃(聲樂專業)
結課彙報6多元教學法:袁婧琪、傅逸彥、吳恩琳、黃淩钰(視唱練耳2組 多元教學案例分享)
結課彙報7國标55号文件:秦國韬、劉藝琳、張愛鄰、司徒宇成、陳穎(音樂教育理論組)
結課彙報8課堂筆記延展:朱伊凡、吳紫湄、朱丹彤、葉泊蘭、侯歡、曹紫薇、任思毓、全藝、張钰博(聲樂2組)
參會同學積極踴躍發言
首先,音樂理論系主任周國文副教授對講座進行點評和肯定師生的用心。周老師說,方法和思路比課堂某個知識更重要,同學們要善于發現并領悟每位任教老師的閃光點,如果能從每個教師身上發現一個閃光點,我們就可從十個任課老師身上吸收到十個閃光點,最終我們将會迅速成長起來。比如張老師,她講課就十分有體系、有深度,邏輯清晰,講話也很有溫度,這就是她的閃光點。希望同學們學以緻用,不斷進步。
王蕾副教授點評說:通過同學們彙報分享,可以看出大家真的在這門課程、在張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每位彙報的同學陳述都有理有據、落落大方,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同學們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不愧為研究生。畢業論文向來都是所有技能課導師最頭疼的問題,看到同學們學好了這門課程,老師們也就放心了。
王蕾副教授點評
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淩晨博士點評:張老師不僅“授人以魚”,更多的是“授人以漁”。從大家的論文理論知識薄弱,到今天同學們的從容彙報,可見同學們點滴進步師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同時淩老師強調,一定要結合國内外文獻閱讀,勤于積累,努力提高英語水平,有效利用好我們廣藝圖書館的中、外文電子資源多研讀,在閱讀文獻類别的選擇上也不能隻參考期刊,還要關注專著、古籍文獻、學習通等等文獻資料平台,以達為論文寫作提供紮實的理論支撐。
淩晨副教授點評
最後,劉暢瑞老師、農花老師和李亞楠老師分别對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并且對同學們提出了美好祝福和殷切期盼。
劉暢瑞老師點評
農花老師點評
李亞楠老師點評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講座最後,小梅老師感謝所有老師同學們相聚學習,并對2021級研究生們真誠祝福,并表示很難忘與同學們教學相長的時光,尤其是看到同學們以研究生的使命和責任高标準要求自己不斷進步、結課的精彩彙報甚是欣慰。同學們也表示非常幸運可以遇到張老師,言語中充滿了感激之情。此次講座在大家的掌聲與不舍中圓滿結束。通過學術講座與公開課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張小梅副教授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别樣的學術盛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講座的成功舉辦展示了我院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風采,也展現了研究生學子們在學術道路上刻苦鑽研、嚴謹認真的精神面貌,更為今後我院開展理論與實踐活動提供寶貴經驗。
審核:姚冰
文稿:李珂慧、韓欽宇、秦國韬
攝影:劉藝琳、伍錫典、方宇丹
編輯:譚惠元
文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蒲公英“記者團